以不敬的「迷因」騷擾翁山蘇姬的臉書將被拘留?緬甸政府將嚴懲散布假政令者 憂心匿名者威脅網路安全,緬甸政府:6月前需實名註冊SIM卡否則禁用 Photo Credit:緬甸總統府臉書 緬甸總統溫敏新年問候。
花敬群則回應,「這不是事實吧」,婦聯會若想要成立各式各樣的社會團體,站在社會團體的主管機關的立場,內政部當然是支持的。不過婦聯會主委雷倩對此不服,表示將內政部應讓婦聯會轉型為非政黨組織的法人團體,他們會行使「公民不服從」,透過法律途徑爭取權益。
綜合《風傳媒》和《新頭殼》報導,雷倩今天也再次表示,《政黨法》並沒有限制政治團體轉換為政治以外的團體,事實上內政部3月12日向法院宣稱,「內政部對其他政治團體,都允許轉換為其他社會團體。婦聯會認為內政部處置不公,花敬群說,《政黨法》的過程,所有的政治團體可以各就各位選擇依法最適合他們的方向,經過這麼長的時間、2年又4個月,這期間該通知的、該協助的,內政部都有盡力做到,今天時間到了,「法律怎麼規定,我們當然站在依法行政,就該怎麼做。雖然黨產會抹黑婦聯會有部分的政治獻金,但根據過去10年紀錄,政治獻金僅占所有捐助的0.5%,其他99.5%都是有關慈惠的文教交流活動,均依照《政治獻金法》進行。第二個,則是婦聯會上週再度向內政部發出最後一封函,因為3月12日內政部的代表在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向承審法官表示,「如果婦聯會要轉型其他團體,內政部會樂觀其成、並給予輔導」,因為這句話是在法庭上的陳述,呼籲內政部准許婦聯會成立政黨以外的法人團體。雷倩強調:「婦聯會未來的走向,絕對不是推薦候選人參與公職選舉」,去年10月召開婦聯會代表大會時,時任國民黨主席的吳敦義妻子在會中主張籌組政黨,最後以61票不贊成、9票贊成的懸殊差距,決定繼續以公益團體貢獻社會而不籌組政黨。
在2018年1月時,被正式認定為「國民黨隨附組織」並遭凍結現金385億,雙方開打行政訴訟官司。花敬群:該做的都做了,依法行政 內政部日前表示,婦聯會未於去年12月7日前,依《政黨法》規定轉換為政黨,經內政部去函限期4個月內補正,未依規定辦理得依法廢止其立案。小玉在題材和演繹結構均沿用自日本知名YouTuber表演者Hajime社長,博恩推廣的則是美式站立喜劇,這也是為什麼這兩位表演者的支持者在抨擊反對立場的人,經常會指責對方不懂外來的喜劇幽默。
身為節目製作人,王偉忠其實不是問題,而旗下藝人老是惹爭議也不是這次演員被檢討的原因。「藝」情中心引發眾怒的原因要聚焦在台灣電視傳播史的脈絡來看。製作人王偉忠從《光陰的故事》等節目題材以及他本人屢次的發言,以及偏重嘲諷本土立場政治人物,確實都可以看出他鮮明的外來政權立場。喜劇演員把文化結構中弱者變成丑角,讓觀眾發噱的並不是那些逗趣的表現,而是文化霸權的荒誕和可憎。
影視娛樂這個領域外來政權仍是文化霸權,「藝」情中心的節目材料因為有立場而挑選後的結果,就是在譏諷處於邊緣位子的本土政權。同時,小玉和他想模仿的日本文化有一個最大的不同,那就是日本藝人如果拍這隻喝母乳的影片,他們的笑點會建立在這個喝母乳的人,但小玉是將笑點建立母乳很噁心這件事情上,才會引發後續一連串親餵母乳及醫師的反彈及抗議。
因為喜劇的存在從來不是為了鞏固文化霸權,正好相反,喜劇演員總是試圖讓霸權如坐針氈 所有成功喜劇的出現與雋永,都來自於他們用荒誕的形式呈現弱勢者的位子,讓霸權感到不安。圖片來源:截圖自Youtube「Stand up, Brian。但是台灣人則是期待表演者即興的未知爆點,視之為重要笑料「藝」情中心引發眾怒的原因要聚焦在台灣電視傳播史的脈絡來看。
博恩經常是被放在這種脈絡,而被奚落難笑、尷尬,甚至指責他是靠寫手才好笑。製作人王偉忠從《光陰的故事》等節目題材以及他本人屢次的發言,以及偏重嘲諷本土立場政治人物,確實都可以看出他鮮明的外來政權立場。圖片來源:截圖自Youtube「Stand up, Brian。因此即便挪移了日本綜藝節目架構,台灣綜藝主持人仍要奮力插科打諢,台灣觀眾才會買單,節目才能有收視率。
」 即便要說「懂得笑就不會哭了」這句話,也得先懂得笑 節目能讓觀眾笑出來絕對是要經營的,這又與國情、國家歷史、該國的傳播歷史絕對相關。「全民大劇團」的前身是政治嘲諷電視節目「全民大悶鍋」。
Photo Credit: AP / 達志影像 戴夫查普爾 延伸閱讀 喜劇片的前世今生:談「喜劇身體」與「對白」的兩極 緬懷一代笑匠志村健:受到眷顧之人都是很努力的,無一例外。霸權的鞏固永遠不會是喜劇的材料,因為那就不是喜劇,而是一群霸凌的人在享受捉弄他人的快感而已。
影視娛樂這個領域外來政權仍是文化霸權,「藝」情中心的節目材料因為有立場而挑選後的結果,就是在譏諷處於邊緣位子的本土政權。因為喜劇的存在從來不是為了鞏固文化霸權,正好相反,喜劇演員總是試圖讓霸權如坐針氈 所有成功喜劇的出現與雋永,都來自於他們用荒誕的形式呈現弱勢者的位子,讓霸權感到不安。節目有中資自然是個爭議,但先不做是否因為資金的挹注而有所陰謀,或是在材料有所挑選導致偏頗的猜測與推論。身為節目製作人,王偉忠其實不是問題,而旗下藝人老是惹爭議也不是這次演員被檢討的原因。舉個例子,知名演員戴夫查普爾(Dave Chappelle)在他生涯高峰時,發現節目劇組中有白人真的在嘲笑黑人,這份嘲笑是真的在笑「黑人」,而非理解黑人被歧視時的「梗概」與「脈絡」而笑,於是戴夫查普爾當下選擇退出節目,這位知名喜劇演員,用行動證明了喜劇的核心價值,也就是喜劇非鞏固霸權的最好映證。因為台灣觀眾期待博恩的是即興笑料及臨場反應,而非一個喜劇演員的劇場演出,也是為什麼許多人認為自己的日常幹話比博恩好笑的原因。
這不是只有收視率和金錢收入而已,這些位子處於霸權而享有大量的資源、話語權和影響力,想了解的人可以參考王偉忠的幹鞋事件,中間的節目製作,幹鞋方式及後續的媒體處理,便能對於處於一個影視霸權位子的人,能擁有多少資源略知一二。小玉在題材和演繹結構均沿用自日本知名YouTuber表演者Hajime社長,博恩推廣的則是美式站立喜劇,這也是為什麼這兩位表演者的支持者在抨擊反對立場的人,經常會指責對方不懂外來的喜劇幽默。
從博恩用站立式喜劇的方式揭露自身過去被性侵的經驗,到YouTuber小玉以羞辱方式拍攝母乳飲用過程和心得,到全民大劇團戲謔模仿「藝」情指揮中心短影片的影片中止,三者連續引發的輿論,讓政治不正確的玩笑能不能開成為現今熱議。但兩國差別在於日本看待搞笑節目及藝人十分嚴肅,觀眾對於所謂段子的架構是清楚的,日本搞笑文化所產生娛樂之處在於觀看藝人的表演形式。
身為觀眾和演員,當然可以只是享受戲劇享受表演,不用擔負政治正確的責任,但絕對不會是成為霸權的鞏固者。同時,小玉和他想模仿的日本文化有一個最大的不同,那就是日本藝人如果拍這隻喝母乳的影片,他們的笑點會建立在這個喝母乳的人,但小玉是將笑點建立母乳很噁心這件事情上,才會引發後續一連串親餵母乳及醫師的反彈及抗議。
同時雖然這次的「藝」情中心影片是宣傳「全民大劇團」,但是整體表演形式並非劇,仍是電視節目的架構。」 簡單歸納,日本和美國人的習慣是喜劇,但台灣人的觀看習慣是綜藝節目。喜劇演員把文化結構中弱者變成丑角,讓觀眾發噱的並不是那些逗趣的表現,而是文化霸權的荒誕和可憎。但小玉的群眾基礎是會崇拜小玉,甚至模仿小玉的學生族群。
但是台灣人則是期待表演者即興的未知爆點,視之為重要笑料。但在進入討論之前,觀眾其實必須要有一個認知:「喜劇,本身就是一件甚深嚴肅之事。
而小玉引發爭議的原因則在於,問題則在於日本喜劇中本來就有嘲笑笨蛋的文化,日本的喜劇演員做出荒誕的演出,觀眾能有譏笑的是演員作為一個笨蛋的共識,戲劇結束之後也不會理所當然地認為這些喜劇演員就是劇中的笨蛋,喜劇演員和搞笑藝人在日本會因為是一個表演者,而有崇高地位的,正如同前些日子逝世的志村健。王偉忠的權威地位和掌握的話語權仍然是事實,這才是今天「藝」情中心作為喜劇出問題的真正原因。
從老三台開始,台灣的綜藝節目、影視娛樂、三金的指標性獎項一直是由外來政權所把持,本土立場的娛樂節目:如豬哥亮的歌廳秀,以不入流或低俗的汙名化狀態,長期以來處於邊緣位子。從查理卓別林(Charlie Chaplin)的《摩登時代》嘲諷福特主義,劉別謙(Ernst Lubitsch)觸動貴族生活等等,到近代則有黑人二人組《雙重標準》的演出,用以譏諷女權主義者對黑人的歧視,以及永島由美(Yumi Nagashima)用日本女性呈現日本文化的呆板與歧視
剛開始,司機在裝設輔助板時常不按照SOP扣卡榫,胡庭碩推輪椅上車時會掉下來,造成巨響,驚呼一聲,又會被司機罵不要大叫,或是司機想省略裝設路板的流程,會要求他直接離開人行道候車亭,在柏油路上等待公車等等。他同時也是一個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的孩子,母親為了照護他,選擇辭去保險經理的高薪職位,投入創業以便擁有可彈性分配的時間來照顧庭碩,後來,公司遭合夥人惡性倒閉、家中遭闖空門被洗劫一空,母子倆曾一度過著撿拾菜市場的剩菜、以超商報廢品度日的日子。「去從事這些事情,生活就是一個抵抗,越去做,就有越多人注意到。文:見域CitiLens 胡庭碩自幼罹患罕見疾病──脊髓性肌肉萎縮症,也就是俗稱「漸凍人」的其中一類,因為運動神經元漸進性退化,而造成全身肌肉萎縮及無力。
「要不計後果地去嘗試一些事情,拓廣自己的生命經驗。除了來自司機的不諒解,因為上下車時可能要多花快十分鐘,也曾經遇過有乘客假裝在跟司機聊天,言談中卻提到這個社會就是有人很自私,要他自己方便卻要大家不方便,影射身障者占用大家太多時間。
即使出入需要仰賴輪椅、輔具,他卻不因行動障礙而自我設限,反而勇敢四處奔走,並投入社會創新領域,激勵人們發覺自我價值,共同創造更好的社會。無心插柳柳成蔭,因為他的出現也直接或間接促成了行政院青創基地、三重空軍一村、議題製造所等地加裝無障礙設施。
他提到,過去曾在公車上遇到一個阿姨,阿姨一開始不停誇獎他,但話鋒一轉,說:「我也有一個坐輪椅的女兒,她總是待在家,很懶惰」。許多身體受挑戰(Physically Challenged)的朋友並不像胡庭碩一般,能自在地參與許多活動。